觀賞世界盃帆船賽系列賽江之島站決賽之一

接上周看世界盃帆船賽系列賽江之島站訓練之後,
本周末再來看看決賽是什麼樣子的。

周六上午在下雨,到中午後基本停了,但是陰天,從照片拍攝角度不是理想天氣。
本日賽程如下:

E代表在江之島海域的比賽,F,K,Z應該是鎌倉和逗子等處的海域。

拍攝地點還是來到燈塔處。

比賽地點在港口大約2公里以外的東側海上,
從地理位置上大約正對著七里濱海岸以及鎌倉高校吧。

說實話帆船比賽實在不適合現場觀戰,
因為距離太遠,尤其是個人項目,帆板小,
看不清選手的位置,也看不清航段在哪裡,
即使拿著長焦鏡頭也很難搞清楚比賽進程細節。
(後來才知道在YouTube上是有現場直播的。。)


這張照片的焦距用的是400mm,折合全幅的相當於640mm,
也才隱隱看清是女子RS:X級的比賽,好像前三位是兩名中國和一名荷蘭選手。
從防波堤觀戰,但最終比賽的結果也無法知道,
後來還是看官網才知道結果:中國選手陳佩娜拿到RS級女子冠軍,
真心恭賀她,並且希望兩年後在此舉辦的奧運會上她也能再次奪冠啊。


但是在燈塔處拍照有一個好處,因為這裡是運動員進出港口必經之地,
所以可以近距離拍攝,抓取選手的近照。
比如陳佩娜回港時的照片就被抓拍到了。

RS:X級帆板長2.86米,寬0.93米,是在2004年底的國際帆聯年會上確定的一種新型帆板,
用來取代米斯特拉級帆板,並於2008年奧運會上作為正式的比賽項目。
在第29屆北京奧運會上,RS:X作為新的帆板級別,
分別有男子和女子2個項目,並且金牌由中國女子選手殷劍獲得。


本次比賽帆板RS:X級共進行9輪,前8輪選其中最好的7輪成績(即去掉最差一輪的成績)來計算每條帆船的名次。
每一輪名次的得分為:第一名得1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4分,以此類推。
前10名的船進入決賽。每條帆船在每一輪比賽中的名次得分相加,就是該船的總成績。
總成績得分越少者名次越前。
第9輪(最後一輪)稱為獎牌輪,即決賽。

接下來是Nacra17級雙體船,長5.25米,寬2.59米,由兩名選手參加,
也是世界帆船賽中唯一男女混合選手項目。

抄寫一下搜狐體育上的介紹:

諾卡拉17極速賽船是雙體船,船長17英尺,製作材料選用世界上最先進的超輕型碳纖維,流線、輕盈的身軀,只需微風,船即可能馳騁在水面上,甚至能高出水面地飛馳。所以對於船員來說操作難度極大,但也提供了甚多的驚險、刺激的角逐畫面。
2013年5月國際帆船聯合會一致通過將快速帆船Nacra17列入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女混合組別項目,取代原來的Tornado級別。Nacra17速度卓越,操控起來頗有挑戰感。獨特的設計讓男女運動員都可以輕易操控,與29er/49er快速帆船一樣代表著新型帆船未來發展的方向。
諾卡拉17是根據奧運會多體船混合項目的新標準特別設計製造出來的。在2012年的5月,國際帆船聯合會選擇了諾卡拉17作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和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帆船比賽項目之一。
Nacra17自成為奧運會帆船比賽項目之一以來,備受全球帆船愛好者的關注。17尺的雙體帆船,高達約60公里時速,被譽為"會飛的帆船"或"水上F1",是帆船項目中速度最快的。而近在百尺之內的近岸比賽,讓觀眾得以在近岸即可觀賞比賽。無論從高度的對抗性還是絕佳的觀賞性來說,Nacra17極速帆船賽都將帆船比賽帶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最終結果是照片中的AUS2澳大利亞選手獲得金牌,ITA26的義大利選手獲得銀牌。





Nacra17級的比賽結果如下:

接下來是49er級。
根據26種競賽級別小帆船 你知道幾個?的介紹:

49人級(49er)帆船是指雙人操縱的新生代高速帆艇,
長4.99米、船寬1.7米,含側支架寬2.99米、帆面積59.2平方米(含球形帆)、船重125公斤。
該船型是由澳大利亞國際帆船設計大師Julian Bethwaite於1995年開發設計出來的,
最高航速可達25節(每小時46公里),被譽為水上F1。
該船具有超大的帆面積,操縱起來有較大的難度。
船體兩舷各有一個伸出來的側支架,以便船員獲得更大的壓舷力距。
49er比賽項目於2000年首次進入奧運會。








最終結果如下:

49erFX是49er的女子級別,長寬和49er一樣,
但是帆的高度要短一米,因此面積只有男子49er級的75%。
49erFX比賽項目於2016年首次進入奧運會。



這幾張是回港時的照片,下面給選手使用的纜繩拍了兩張大特寫。


49erFX最終結果如下:

今日路線:
鐵路小田急線 江之島站 -> 步行25分鐘 -> 江之島遊艇港 觀賞比賽4小時 -> 步行25分鐘 -> 鐵路小田急線 江之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