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看青銅器 (2015年12月)
后母戊鼎,或稱司母戊鼎,是華夏商代後期(約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王室祭祀用的青銅方鼎。
因其鼎腹內壁著有銘文"司/后母戊"三字而得名。"母戊"是武丁妻妾婦妌的廟號。該鼎可能為祖庚或祖甲為祭祀母親而鑄造。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故又稱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長110厘米、寬79厘米、重832.84千克,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口沿寬厚,輪廓方直,立耳、方腹、四足中空,是殷墟考古發掘以來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鼎身紋飾美觀莊重,工藝精緻,除鼎身四面中央是無紋飾的長方形四面外,其餘各處皆有紋飾。鼎身四周以細密的雲雷紋為底紋,其上鑄有盤龍紋和饕餮紋。
盤龍紋細緻精巧,饕餮紋生動文威武,四面交接之處,則飾以扉棱,扉棱上為牛首,下為饕餮。
鼎耳外廓紋有兩隻猛虎,虎口相對,兩虎口含人頭,鼎耳側面飾以魚紋。
鼎足之處三道弦紋之上各施以獸面。
整個司母戊鼎的造型、紋飾、工藝均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是商代青銅器文化巔峰之作的典型代表。
四羊方尊,商代青銅器,是商代方尊中現存最大的一件,其造型獨特和工藝精美而堪稱國寶。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約34.5公斤,尊的肩部四角各有一個卷角羊頭,其中羊角是先鑄成後再合范澆鑄而成,因為高超的技術而難見接口,渾然一體。整個器物通體飾繁縟的鳳鳥紋、獸面紋、蕉葉紋和雲雷紋,紋飾精美。
支 持 本 站: 捐贈伺服器等運維費用,需要您的支持!
獸面乳釘紋方鼎是指1974年出土於河南省鄭州市張寨南街杜嶺土崗窖藏出土的兩尊青銅鼎,又稱"杜嶺方鼎"。其中較大的一尊又稱"杜嶺一號鼎",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較小的一尊又稱"杜嶺二號鼎",現藏河南博物院。本器採用多范分鑄法鑄造。文物時期為商代早期,杜嶺一號鼎通高100厘米,口徑62.5厘米×61厘米,重86.4公斤;杜嶺二號鼎通高87厘米,口徑61厘米×61厘米,重64.25公斤。
婦好鴞尊是一件商代後期的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婦好墓,共兩件,分別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河南博物院。
婦好為商王武丁的配偶。
鴞在古代被視為戰神,而婦好曾多次出征;在中國古代青銅器中,鴞紋形象僅見於商代後期,西周青銅器還未發現鴞紋。基本資訊
所屬時間: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紀)
形制分類:尊(青銅酒器)
出土時間:1976年
出土地點:婦好墓(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器物通高:45.9厘米。
器物口長:16.4厘米
子龍鼎,或稱商子龍鼎,中國古代青銅器,年代斷定為商末周初,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子龍鼎內壁近口緣處刻有銘文"子龍"二字,並因此而得名。
是現已發現商代青銅圓鼎中形體最大的一件,也是帶有"龍"字銘文最早的青銅器。該鼎被中國國家文物局收錄到了2013年8月19日發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中,屬於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該鼎出土資訊不詳,據說為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極有可能出自輝縣琉璃閣商代晚期的中字形大墓,出土後被日本古董商、專門從事中國文物國際販賣的山中商會收購,並因此流入日本,在日本私人藏家之間秘密轉讓。
2006年4月,中國文物資訊諮詢中心出資4800萬元人民幣從香港藏家手中將子龍鼎購回,後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子龍鼎的形制、紋飾與1990年殷墟郭家莊M160墓中所出土圓鼎的接近;輪廓、口沿下饕餮紋構造等與1956年殷墟後岡圓形祭祀坑所出土戍嗣子鼎相仿,北大歷史系教授朱鳳瀚等學者比較認可該鼎為商末器物,而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陳佩芬則著文指出該鼎為西周早期器物。
此器由器蓋與器身兩部分組成,器身內底中部與器蓋內均鑄銘文"後母辛","後母辛"是婦好的廟號。整器為扁長體,前窄後寬,為一站立狀四足獸。首似馬,上有一對卷角,"臣"字狀目,前兩足為獸類奇蹄,長於後足,後兩足狀如鳥爪,有四趾,尾部作獸首鋬。器紋飾精美,通體以雲雷紋為地,器蓋飾一龍,身尾較長。前胸兩側與腹前端兩側各飾一夔龍,夔首向下,身尾上豎。前足外側飾夔龍紋,腹後端飾有併攏的雙翅與下垂的短尾,後足飾羽翎紋,兩者應為一整體,以示禽屬。
使用第一代RX100卡片機拍攝,細節很不清晰,湊合看吧。。
留言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