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很是反常,没有潮湿的梅雨季节,
从6月起就进入连日高温酷暑的循环之中,
而这种高温天往年常常是进入8月以后才有的天气。
天气太热,也就懒得出来走动,
照相机也是一个多月都在闲置中,
一张照片一个视频都没拍。
昨天来了个小型台风下了一整天雨。
今天早上感觉还不太炎热,那么就来江之岛海边散散步。
今年气候很是反常,没有潮湿的梅雨季节,
从6月起就进入连日高温酷暑的循环之中,
而这种高温天往年常常是进入8月以后才有的天气。
天气太热,也就懒得出来走动,
照相机也是一个多月都在闲置中,
一张照片一个视频都没拍。
昨天来了个小型台风下了一整天雨。
今天早上感觉还不太炎热,那么就来江之岛海边散散步。
6月赏绣球,7月赏荷花已经是镰仓散步例行公事,
但今年基本没拍照片,以视频为主纪念一下2022年的初夏。
长谷车站附近的绣球花
鶴岡八幡宮源平池的荷花
时隔8年再次爬上京都大文字山,从这里一览京都市区。
关于这个山摘抄wikipedia的说明:
五山送火是京都有名的民俗活动,和葵祭、祇园祭、时代祭并称京都传统四大节庆。 毎年8月16日在五山生火,将称作精灵的死者之灵送到另一个世界。根据日本《雍州府志》记载,此仪式乃做为盂兰盆会或施饿鬼的民俗活动而举行,在《花洛细见图》也介绍此为"盂兰盆会的魂祭",所以在江户时代前期到中期之前,有盂兰盆会的特性。
用火写大字,世无他例,大字相传出自弘法大师空海。
送火一说代表人体,火焰烧尽隐藏在身体里的75种烦恼;又说如往黑盆中注满清水,让水面映出燃烧中的火文字,喝下之后即可避免疾病上身。
从银阁寺正门北侧的小路上山,大约3-40分钟就可以爬到五山送火处。
近日又去了一次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景区,发几张纪念照片出来。
根据wikipedia的说明:
天桥立位于日本京都府北部的宫津市宫津湾,是一个特殊的自然景观,因为地壳的推挤作用,在海上形成一个沙洲地形,被日本人誉称为丹后之天桥立,其与安艺之"宫岛"及陆奥之"松岛"共同被称为"日本三景"。
至于"天桥立"这地名,相传是指人们如果站在沙洲北端的伞松公园或南端的飞龙观两处地势较高的山头,背对着沙洲站立并低头从自己的跨下朝后望时,会看到沙洲犹如一条往天上斜伸而去的桥梁,因而得名。
从伞松公园展望台的瞭望
第一次在北海道赏樱,就赶上了函馆五稜郭的花季,惊艳的樱花海洋让人感动不已。
首先登上五棱郭塔展望台远眺,星形护城河微波涟漪,尽收眼底。
由于疫情很久没有外出旅行,更没有机会拍摄镰仓以外的景点了。
好在最近打完三次疫苗,4月中旬以后本地政府也解除了各种出行限制,终于可以出来走走了。
这里先介绍一下前几天函馆的夜景。
去函馆旅游绝不能错过的就是夜景。
函馆山顶的俯瞰风景,被《米其林绿色指南•日本》评为三星景观。
函馆山就坐落在市区附近。通常游客们会乘坐缆车,3分钟就能到达山顶站。
乘坐缆车登山时,一定要站在后方右侧窗边。顷刻间,就可将脚下的夜景尽收眼底。
几天阴雨之后天气转晴,于是来海边散散步。
然后又从江之岛走到镰仓高校前,
顺手拍了两个4K视频, 一起发出来。
2022对地球来说注定是一个剧烈变化的年度。
瘟疫继续蔓延,战火摧毁和平家园,政治绑架经济科技,意识形态分裂种群。
另外从个人生活工作上来说,今年也会是一个变化巨大之年。
本年度樱花季基本没怎么拍照片,
不过拍摄了几段4K视频,今天一起发出来吧。
又到樱花季,还是来镰仓车站附近的本觉寺看看垂枝樱。
感觉用照片很难再拍出新意,所以用a7m4拍了些4K视频,看看效果如何?
到2月底,常立寺最为著名的这颗垂枝白梅终于开始绽放。
绣眼鸟贪婪地吮吸着甜美花蕊,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厚了。